ciataau 发布
今年是“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第十个年头,埃塞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ODA特别寄宿学校孔子课堂学生王海洋和李浩然作为参赛选手第一次参加此次汉语桥比赛,这也是埃塞第一次参赛。
2017年10月12日,公派教师张喜芹带领学校11年级两名学生王海洋和李浩然飞赴北京,开启了为期两周多的中国语言文化之旅。
10月14日-15日是为期两天的北京文化体验之旅,王海洋和李浩然和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选手一起游览了故宫,参观孔子学院总部。参观孔子学院总部时,学生兴奋地找到自己国家的国旗,并高喊着“汉语桥,我来了”。爬长城时,他们感叹长城的壮观和雄伟,学到了那句有名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而颐和园恬静优美的风光也让学生赞叹不已。中国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扑面而来,让学生惊喜不断。除此之外,两天之中最让学生开心的是接触到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他们吃到了中西荤素搭配的各色饮食,尝了著名的北京烤鸭,还在短短的两天内学会了使用筷子。
10月16日选手们飞往昆明。17日上午,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开幕书举行,学生贴心愿贴,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林有了第一棵代表埃塞俄比亚的小树,老师带着王海洋和李浩然兴奋地给小树挂牌、填土浇水,希望中埃友谊之树茁壮成长。
之后就是两天半紧张而忙碌的比赛了:17日下午首场比赛为“学贯中西-汉语及中国文化知识笔试”,在汉字学习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经过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两位选手的认真准备,他们的得分分别是68分和66分。10月18日第二场比赛为“能说会道——口语表达能力比赛”, 王海洋和李浩然赛前反复练习发音和语段成篇表达,虽然自由演讲部分有两三处小小的疏漏,但整体表现不错;10月19日第三场比赛为“能歌善舞——中华才艺比赛”,王海洋表演的一路长拳和李浩然的“《三字经》操”都发挥出色,表演完毕还接受了记者团的采访,了解他们对中国功夫的兴趣和学习过程。
经过前三轮比赛,在五大洲中挑选出前20名选手进行后面三场的比赛,其他参赛队退出比赛。虽然没有排名,但埃塞中学生第一次参加比赛,我们就获得了74.04的平均分,还是挺不错的。
在随后的时间里,组委会为被淘汰的参赛队精心准备了各种文化体验活动。10月20日和22日,选手们参加了与云师大附中的交流活动,体验中国中学生课间操各种体育活动,进入课程和中国学生一起听课,中午各个国家选手进入结对学生家庭吃饭,一起逛街等,对中国中学、中学生及其家庭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交了一些同龄的中国朋友。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这也是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动力和源泉,让外国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企业的文化也成为第十届汉语桥活动的亮点。10月24日,所有参赛选手参观了优必选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于政府、机场和海关等部门,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下午参观的斗南花卉市场是东南亚最大的花卉输送基地。10月26日,选手们还一起参观了云南白药公司,了解中国的中医和中药知识。
到了昆明,不能错过的还有昆明的好山好水。10月23日,所有学员参观云南民族村,体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10月25日,所有学员参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蓝天白云之下,置身于鬼斧神工的石林之间,李浩然和王海洋感叹简直如在人间仙境。
“汉语桥”这座桥梁连接起世界上不同肤色、爱好汉语、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们,是一座友谊的桥梁,沟通的桥梁。中国语言和文化在“汉语桥”这个独特的舞台上光芒四射。“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已经结束,两周的行程匆匆而过,返回埃塞的李浩然和王海洋表示中国发展成就显著,学习汉语非常重要,他们渴望分享此次旅程的收获和感想。